趁著庸碌日常的縫隙,來寫關於 Damien Rice 的〈The Blower’s Daughter〉。
說這首歌是《偷情》的主題曲,其實尚待疑義,因為貫穿電影首尾的素材,更多來自莫札特的歌劇《女人皆如是》,顯然是因為此劇與《偷情》在情節上多有雷同之處。
不過,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一定對它的開頭感到印象深刻,也因此記住了作為開頭與片尾字幕配樂的〈The Blower’s Daughter〉。就記憶所根植的深度而言,說這首歌是主題曲也不致太過。這是電影開頭:
這首歌因為這部電影(在華語世界中,又再加上倪安東的加持)獲得吸引廣大注意與喜愛,在網路上不乏解析,通常都從它難解的歌詞下手。除了一些歌詞段落貼合了劇情,我所看到各家唯一的共識是:這首歌詞象徵無際、隱喻幽微。因此,我打算從另個角度來談談這首歌:它在「音樂上」借用了哪些既有音樂的素材。這種交互引用(cross reference)可以說是致敬,但也可作為意義關聯的標的,讓聽者在揣摩歌詞之外,有更多線索解讀這首歌。
首先放上全曲,MV 裡面也有些電影片段:
第一個最容易注意到的reference,就是從第58秒副歌開始的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這一句。光是從歌詞,我們便能聯想到〈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這首經典老歌。以下,我將副歌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一句,以及〈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這首歌的主歌數句歌詞,做出一個節奏的對比。
以上示意圖中,第一行黃色歌詞是〈The Blower’s Daughter〉的副歌中,重複了六次的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而下面橘色歌詞則是〈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這首歌主歌中的各句歌詞。雖然,兩首不同的歌、各自無數不同版本甚至同一首歌的每次唱法之間,節奏不一定完全符合上面的拍子,但結構上大致如此。眼尖的朋友也可以發現,兩首歌都有的那句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橘色粗體),完全是可以互相替換的。在此貼上 Muse 翻唱版本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供大家參考:
第二個 reference,則出現在 3 分 24 秒的過門。這個過門的旋律,就是直接移植 Radiohead 的〈No Surprises〉,你聽出來了嗎?
即便是流行歌,如果只從歌詞嘗試解讀,有時也會覺得晦澀難解。如果能考察出歌曲交互引用的對象有哪些,我們就有更多線索,旁敲側擊創作者的心意。
p.s. 關於向〈No Surprises〉的致意,附上 Marissa Nadler 的翻唱版本,同樣是女聲聲線,可以更容易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