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訴說青春,你會說些什麼呢?
劉小東說:「談『青春』議題的人很多,但真的把青春拍成永恆的作品,是侯孝賢導演憑著過人的功力才能辦到。」因為劉小東的這段話,讓我在看【風櫃來的人】之前,我不斷幻想以「青春」為主軸的永恆的作品會是什麼模樣。
1983 年的電影,留下了屬於那個時代的樣貌,加工業的興盛、錄音帶的流行還有很臭的愛河。至今仍舊不變的是每個人在 18.9 歲時,離開學校生活,開始面對社會的第一步,對於未來我們都徬徨,我們都害怕,但我們也嚮往,也期待,大概也就是青春的模樣。侯孝賢用長鏡頭讓我們看著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發生,不特別鑽牛角尖的訴說什麼故事,因為生活就是這般的事,細碎卻真實存在。
其中有幾段清仔在回憶爸爸的部分,是我覺得最有趣的。清仔看電影的時候,因為看到了電影裡的運動員的對話而想到了小時候跟爸爸去打棒球時,看到爸爸被棒球打中腦部的畫面;在信紙裡看見壓死乾扁的蟑螂時,想起了某次和爸爸去打棒球,因為在路上看到蛇,爸爸用球棒把蛇打死;回家奔喪的時候,看著爸爸成了植物人之後的椅子,想起了小時候爸爸要去上班前,和媽媽對話的樣子。而我們的內心也有一些很在意的人或事,總會在某一些時候,不斷的在腦海裡撥放,想著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不能再重來?如果重來了會怎麼做呢?
劉小東說
「相較於繪畫只能靜止的傳遞訊息,我認為電影是最好的藝術手段。電影中有音樂、有影像,是全面性的把一個人的感受表達出來。
為何推薦這些影片?我希望觀眾朋友,特別是年輕朋友,別抱著想要看熱鬧、求刺激的心態,而是用近似閱讀的心情,靜下心來,看看別人的生活,想想自己的人生。要當代年輕人放下手機,學習和自己相處,太困難了。但我希望這六部影片,是一個途徑,讓更多人在抱有高度娛樂期待之外,對於電影中所延伸出的生命故事,有另一個沉靜解讀的機會。」
【風櫃來的人】存在著一種特別的節奏,很像是清仔幽幽的說著他平淡的青春,你不必想像,因為你完全能體會他所說的那種青春,包含他沒說的對父親的掛念與怨嘆,對於小杏的喜歡,以及對自己的期待。我想,這就是劉小東所說的那種永恆吧。因為那正是青春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