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設計師劉揚曾經在 2007 年出版了《東西相遇》一書,引起巨大反響。該書用簡潔的筆劃,用簡單明瞭的圖畫向讀者表現了德中兩個社會的細節,比如兩國家庭對待孩子的態度,人們旅遊的方式,雙方的審美觀等等。大部分都是人們的日常經歷,讓德中讀者們都能引起共鳴。《東西相遇》是劉揚在中德兩國各生活 13 年後,在紐約的創作成果。這一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德國外交部展出,在網上也廣受轉載。
對於劉揚來說,她只是對比兩國的文化生活差異,而並非肯定或者否定其中一方。通過這些對比,雙方都能更直觀地瞭解對方,也反思自己。由於設計師個人的生活經歷,她對兩個社會、兩種文化的理解都遊刃有餘,所以她對這些細節的描繪都深刻而獨具一格的。
劉揚自述:
兩千零三年,我在中國和德國生活的時間正好相同,都是十三年。同年我搬到紐約並開始了這個系列作品的創作,希望給多年中德的生活與往事作一個視覺總結。這是一套關於文化對比的作品,共四十六張圖片,紅色代表中國,藍色代表德國。
創作過程近四年,兩千零三年至零四年首批為十二張,兩千零六年重新創作二十二張,兩千零七年完成並加入最後的十二張圖片,同年《東西相遇》一書在德國出版。希望這套作品能夠幫助您瞭解到更多關於中德生活的細節,並更加輕鬆幽默地看待文化差異。
以下是劉揚眼中的德國中國差異,藍色代表德國人,紅色中國人:
東西相遇 – 表達意見
東西相遇 – 生活方式
東西相遇 – 時間觀念
東西相遇 – 人際關係
東西相遇 – 對待憤怒
東西相遇 – 餐廳裡
東西相遇 – 聚會
東西相遇 – 週末街景
東西相遇 – 自我
東西相遇 – 排隊
東西相遇 – 想像中的對方
東西相遇 – 胃疼時的飲品
東西相遇 – 時尚
東西相遇 – 旅遊的方式
東西相遇 – 對待新事物
東西相遇 – 孩子的地位
東西相遇 – 領導的地位
東西相遇 – 心情與天氣
東西相遇 – 淋浴時間
東西相遇 – 老人的生活
東西相遇 – 交通工具
東西相遇 – 三餐
東西相遇 – 處理問題
東西相遇 – 審美標準
劉揚簡歷:
劉揚(Yang Liu)於1976年生於北京。 13歲隨家人遷居德國。17歲時她被德國柏林藝術大學設計系錄取,師從于霍爾格•馬諦斯,獲碩士及大師班學位。畢業後,劉揚曾先後在倫敦、柏林、紐約工作及生活。2004年,劉揚在柏林開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劉揚曾任教于荷蘭設計中心、中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英國格拉斯歌美術學院,並在國際設計研討會及博覽會講座。劉揚的作品曾多次在國際設計大賽中獲重要獎項,作品被國際多家博物館展覽並收藏。
文章轉載自:觀察者網 – 國際在線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