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廢墟藝術:走進深水埗,尋覓香港舊文化

走到深水埗,不是去「黃金商場」,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興趣,了解唐樓天台,雖然唐樓天台相片在上網見得多,不過是時候要親身上天台見識一下吧! 深水埗出名售賣電腦產品,人流平日一樣人多,鄰近有鴨寮街,專門賣二手貨品和電子器材等,有時候我都會得閒來到這裡看一看相機設備。

【經典照片】香港當年的六七暴動

這輯「六七暴動」就很值得留意了,因為這是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串連著影響內地深遠的文化大革命事件,當時的攝影師還真是勇敢。 這些照片在今時今日也別具意義,因為最近有些人又開始重提「文革」,例如指近年來的社會運動、遊行示威就像文革、某些活躍份子就像四人幫、非常激進、好恐怖云云。既然如此,也是個好機會讓我們透過照片,及網上一些文字記錄,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重要的歷史。

從天花板看擁擠的香港劏房

攝影師以及這些廣告人認為這是一個政府必須正視及解決的社會問題,於是經過住戶的同意,在天花板兩邊架起長的鋼管用來固定相機,然後用電腦遙控拍攝出這些廣告形式的作品,讓香港人能夠更清楚看到在這社會大熔爐下,還有這麼一大群人是在這些惡劣的小小空間下求生存。

Brian Yen:用長曝攝影捕捉繁忙香港一隅

攝影師 Brian Yen,利用長曝的方式,將人流或車流的匆促感用鏡頭凍結照片中,這些照片屬於攝影師 One Year in Hong Kong 的系列,但他在那之後又持續拍了六年的時間,這系列的照片中,灰濛濛的天空、擁擠的車潮與人營造出繁華都市的景象,看完照片之後或許還會感覺到嘈雜的人聲和車子的鳴笛聲在耳後響起呢!

香港不高興:香港人對於台灣民主的美麗妒忌

台灣 2012 年的總統大選甫結束,Derrick Tao 目睹台灣選舉中人民對於國家的自主權,人民可以將國家政策理想寄託於所支持的候選人身上,每個人都有一張法律保護的權利去改變國家的方向,讓他非常的羨慕台灣民主的美好,有感於此的他開始著手紀錄造勢場合的片段,台灣人民角色的刻寫,並剪輯成一部非常有質感的小短片,希望喚起香港人對民主的熱情,也同時肯定了台灣民主之路的這一大步,要台灣人不要忘記最珍貴那民主美好的部分!

香港太古城復活節樂高展覽 Hong Kong’s LEGO Exhibition 2011

lego 還記得小時候常會吵著爸媽買這個所費不貲的玩具積木品牌,今年四月中旬至五月初,樂高 (Lego) 在香港的太古城辦了一場展覽,裡面展出了樂高積木在一些各國知名景點的創意設計,或是與電影相關人物合作的產品,我的香港朋友 Betty 拍下了許多有趣的照片,對玩具有興趣的朋友應該來看看這些有豐富色彩的可愛積木!  (Cheers 的五月份雜誌,有針對來自北歐丹麥的這家積木公司更詳細的介紹,剖析如何用減法創意學墊高企業的競爭力,不用加班更多產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下)

發展就是硬道理:20 張照片展示中國的污染實況

相信不少人早已聽過中國的空氣、水質、土地污染情況,而國外媒體亦多次關注此情況,近日再有國外網站蒐集並發佈一系列照片,讓大家了解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環境實際的惡化。這些影像亦引起不少爭議,例如西方國家在享受「Made in China」的廉價貨品時,只是將污染的風險轉嫁到中國,或其他落後國家,不能把問題全歸咎於中國..

國家地理攝影比賽 2014 得獎作品賞

國家地理攝影比賽 2014 已經結束,近日更公佈了賽果,他們今年收到超過 9,200 幅參賽作品,來自超過 150 個國家,你也有參賽嗎?以下是得獎名單,而全場總冠軍作品是攝於香港!

【不安慎入】丹麥攝影師 Cathrine Ertmann 影像紀錄:「死亡之後」

攝影師獲得奧胡斯大學醫院的病理學院許可,在隱去死者身份的情況下,進入停屍間、驗屍房、火葬場及其他儀式的舉行地點拍攝,而且她亦見證了,一個人在其死後逐步的分解,並真正的消失於世,在如此直接面對死亡的影像,會否紓解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呢?

呂楠《被人遺忘的人》 記錄下中國 25 年前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

大家身處於現代都市香港,對於精神病仍存有歧見、誤解與驚恐嗎?中國當代著名攝影師呂楠,在 1989 至 1990 年期間,走訪中國多間精神病院與患者家庭,真實拍攝及訪問精神病人,並成為作品《被人遺忘的人︰中國精神病人生存狀況》,在一個「普通人」都不容易生存的時代,精神病人在當年又面對怎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