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哪裡來,就帶著哪裡的樣子。」
劉小東在北京時,偶然有次機會在河邊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盡頭,看見兩個老頭很認真地在看一張 X光片。他在日記裡深有感觸地回憶:「在被喧鬧的城市忘記的臭水溝邊上,兩個老人在研究自己的身體。被遺忘的氣息。」
「遺忘」他想起了他的故鄉--金城,那個跟不上快速城市化腳步的小鄉鎮,那個擁有許多仍停留在工人階層的人們的小鄉鎮。他決定返鄉創作,用顏色、畫筆交代他眼中的現實世界。「我描畫了我的兄弟姊妹,他們生在這兒,長在這兒,不曾離開,在這兒上學、上班、下班、結婚、生子、下崗退休。他們的存在使我心安,使我不是一個完全沒有故事的城裡人。」
劉小東只畫看見的景物,並且喜歡以寫生的方式完成畫作,他認為畫作在這個環境裡完成,就能感受這個當下的光線、溫度、聲音,畫作的線條會隨著當時的空氣有屬於那時候的律動。在返鄉創作期間,他畫家人,畫朋友,畫朋友的現在(或者是一直存在的狀態),畫他們一起經歷的共同的回憶與情緒。
劉小東說,如果沒有歷史,將不知如何下筆。在繪畫時,應以歷史為基底,由生活的東西將生活充滿,參入自己的不同,當你用筆和顏色把世界交代清楚時,就可以在鮮明的態度中獲得穿透力,走出一點點自己的樣子。
有人說,劉小東之所以會想要邊作畫邊拍紀錄片,是想找人較量,他曾說過:「畫畫只能畫有一個角度,但大幅畫想表達的東西其實很多,有了可以擷取道更多角度與環境狀況的電影拍攝加入,非常適合。」
姚宏易透過他的攝影機,也真實的表達了他所看見的《金城小子》,不談風土,不談技巧,不探究創作構想,只好好地描述了生活的樣貌,用類似劇情片的方式表達。生活細碎的談話卻也交代了每個人的來龍去脈,藉由帶有詩意的空景,為這小鄉鎮添上一些夢幻的色彩。雖然是紀錄劉小東作畫的過程,卻也因他獨特的視角以及說故事的方式,使得《金城小子》能有系列畫作以外的風采,充滿人與人、人與土之間的繫絆。
《金城小子》在 2011 年金馬獎得到了最佳紀錄片以及最佳攝影的殊榮,很高興能藉由 誠品選片 X 劉小東|真實的本質的企畫,在舒服的誠品戲院看到如此具有意思的紀錄片。現在在誠品藝廊也正在展出《劉小東在印度尼西亞》的畫展,展覽期間每週六下午也將放映大陸青年導演楊波所拍攝的紀錄片《劉小東在印度尼西亞》。
活動資訊:
展覽名稱:《劉小東在印度尼西亞》
日 期:13 Dec 2014 – 18 Jan 2015
地 點:誠品畫廊│台灣 11073 信義區松高路 11號 5樓
[…] 金城小子:抵抗遺忘的力量紀錄生命的真實 […]